2022-01-18 作者 :旋风数控网 围观 : 0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数控铣切圆教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数控铣切圆教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答:
挑战一: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
这也是施工团队目前正在进行的挑战。据介绍,传统的成槽工艺最大施工深度约60-70m,根本无法实现103米深的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所以,施工团队选择采用铣槽法进行施工。
铣槽法地墙施工是通过铣轮磨削原状土或混凝土后形成稠浆并抽出达到成槽的目的,分为一期槽和二期槽实施,一期槽为槽段两侧均为原状土的槽段,通过先行铣槽形成槽段,然后吊装钢筋笼,最终浇筑混凝土成墙。二期槽段为两侧均为一期槽的地墙,通过铣槽时铣切部分一期槽地墙混凝土,形成凹凸齿口混凝土截面,再进行钢筋笼吊装和混凝土浇筑,依靠凹凸齿口形成的铣接头进行地墙连接和地墙接缝止水。
为此,施工团队还专门引进了德国宝俄BC50铣槽机配MC128主机。此类铣槽机目前全世界仅3台。它最大铣槽深度达150m,而且配有自动纠偏系统以及可视化精度控制系统,配合超声波检测,确保了成槽垂直度控制在1‰以内。
▲德国宝俄BC50铣槽机配MC128主机
挑战二:超深覆土盾构
在完成试验段两端竖井基坑后,施工团队全程将在顶埋深达40.5~42.1m的土层里进行盾构区间推进。整条区间线路全长1617.5m,盾构段线路平面共3段曲线,曲率半径500m,纵曲线为1‰的单坡;盾构管片外径11.3m,管片壁厚650mm,环宽1.5m,采用通用楔形环管片,管片按旋转错缝分8块拼装。
超深盾构推进中需切削穿越外侧综合设施基坑的地下连续墙,由于其混凝土结构对于盾构机的刀具磨损比较严重,如果要派人进入50多米深的地下换刀具,其风险性是非常高的。为此,参建各方展开了联合攻关,通过大量试验确定了可切削性混凝土配合比、选用玻璃纤维筋替代盾构切削断面内的钢筋。由于盾构切削断面上部仍需进行基坑开挖,为了确保地下连续墙的刚度和止水性能,除切削范围内采用可切削材料,其余范围仍使用常规钢筋和混凝土,并通过大量实验解决了不同性质灌注料互侵及交界面判定。
挑战三:超深承压水治理
据介绍,56.3m的圆竖井基坑是目前我国软土地区开挖深度最大的基坑工程,基坑开挖过程中需大量进行第三承压含水层抽降水,这在上海地区是首次实施,也是施工团队所要面临的巨大考验。
施工团队在现场开展了三层承压水治理综合原位试验,获取了不同地层中承压水的分部特性、水力参数,为降水方案的设计提供了坚实的依据,确保超深承压水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理。
挑战四:超深MJS施工
由于地下连续墙深度达103m,传统的MJS工艺和设备也无法满足施工需求。
为了改进传统MJS施工工艺,施工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现场原位试验,获得了相关施工参数,并邀请了日本专家进行技术交流,引进了最大施工深度达到110m的新型MJS设备,满足地墙“同深度”的技术要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数控铣切圆教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数控铣切圆教程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