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旋风数控网 围观 : 0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数控车床制作表壳教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数控车床制作表壳教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陀飞轮是钟表领域的重要话题。18世纪末19世纪初由亚伯拉罕-路易-宝玑大师发明,最初设想是通过其消抗地心引力对怀表走时精度的影响。
据一个小道消息说,在1970年代之前,瑞士只研发过500款陀飞轮怀表。陀飞轮安装到腕表上是“石英革命(1975年左右)”以后的事情。由于腕表普遍比怀表小,加之陀飞轮组件近百枚,非常难以加工、安装及调试。上世纪末据说全球会做陀飞轮的钟表匠仅80余人。所以当时瑞士主流品牌的陀飞轮表普遍价格在100万人民币区间。
陀飞轮旋转起来威风凛凛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华人钟表大师矫大羽于1991年在香港制造出中国人第一枚陀飞轮腕表,北京手表厂许耀南大师于1995年制造出中国内地第一枚陀飞轮腕表。北京手表厂及天津海鸥表厂于2004年前后开始批量生产国产陀飞轮腕表。目前国产陀飞轮的入门价格是2万左右。
2002年瑞士斯沃琪推出过价格2万多元的陀飞轮表“天钻一号”(限量),是瑞士最便宜的陀飞轮。泰格豪雅的陀飞轮表在10万元人民币左右。积家陀飞轮50万以上(积家球形陀飞轮200万以上)。宝玑100万左右,百达翡丽的5101P长动力陀飞轮将近人民币300万元。
陀飞轮贵当然因为难做。想一下相当于一片天鹅羽毛的重量,总共六七十个零件,在手工制表年代确实是非常精细,甚至可以说是难以完成的工作。
自从法国制表大师宝玑发明了陀飞轮以后,这个特殊的结构一直是瑞士顶尖制表高手角逐天文台最精准表大赛冠军的利器,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些能够在天文台举办的测试中,获得最精准钟表桂冠的几乎都是陀飞轮表,其制表师与调表师往往都有详细的记载,成为人们判断一款貌似普通的古董表价值超高的依据。如今数控机床的普及,让陀飞轮的制造能力大幅度提高,相应地成本也应该有所下降,不过拆装调校陀飞轮的难度依然很高。瑞士产陀飞轮相对性价比高的可以推荐康斯登FC,豪雅最新推出的也极便宜。
相对动辄数十万,至少也是十万以上的陀飞轮表,国产货一万或者几千都有,其质量稳定性与材质的耐久性是比较大的问题,还需要认真观察,玩一下可以是否值得收藏难说。最后应该指出,陀飞轮虽然制造起来复杂,但只是一种复杂的调速装置,除非有其它复杂功能,它一般不属于复杂功能表,有兴趣了解的人可以搜索一下,这是业内行家的权威观点,不少资深人士豆有所误解,值得花时间了解一下。
先讲重点
陀飞轮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擒纵系统,只是发明的时候,200年前,那个年代做小零件非常难,零件都要人手慢慢搓,安装也麻烦,做起来特别麻烦,周期也长,不利于量产,所以陀飞贵也是情理之中。
那时候陀飞是为了准,今天科技发达,包括材料的改进,普通的款都可以做到很精准,而且现在生产设备也先进多了,陀飞的生产已经变得简单也可以大量生产。
JLC的陀飞是现代款中第一家做到10w+的品牌,钢款,推出来的时候吓傻很多品牌,从此陀飞走入民间。
既然陀飞精准意义不大,那为何还有生存的价值,而且卖那么贵呢?国产也出而且很便宜
今天选择陀飞,主要是品牌还有美观,不好看的就放弃吧。
另外:陀飞出现在表盘上,一直转啊转, 也形成了一个社会认同,就是陀飞轮很贵,这也是其存在的一个重大原因。
我目前只有一只陀飞,jlc 的翻转,机芯在背面,低调得不告诉你。
以下资料来自维基
陀飞轮(法语:Tourbillon)(飞盘的一种)是由法籍瑞士著名钟表大师亚伯拉罕·路易·布雷盖,常称宝玑(Abraham Louis Breguet)于1795年发明,是机械钟表机芯中的一个装置。陀飞轮装置的设计本身是用于怀表之上,因为怀表垂直的放在口袋中,或挂在颈上时,地心引力会影响摆轮摇摆速度,引致出现误差。
陀飞轮的原理基本上是把游丝、叉式杠杆和擒纵系统设计在同一轴上运作,陀飞轮在运行时会不断旋转,以减少地心引力所做成的影响。
但随着二十世纪手表的兴起,由于手表并非长时间垂直放置,因此陀飞轮装置对手表的作用已经没有怀表那么大,但陀飞轮装置极其复杂,而且由于制作成本及工艺的要求相当高,因此陀飞轮便成了高级手表的代名词
一枚配置陀飞轮的积家腕表
德国制表大师Alfred Helwig,1927年发明了第二代的陀飞轮表,将飞轮固定支架去除,称为“飞行陀飞轮”(Flying Tourbillon)。
中国制表大师矫大羽,1991年在香港的天仪轩发明了第三代的陀飞轮表,1993年获得专利。他不仅去除了飞轮固定支架,连飞轮旋转框架也去除了,并改造了摆轮夹板,使陀飞轮重量大减,增强稳定性,且更具艺术美。他的陀飞轮表称为“矫氏神奇陀飞轮”(Kiu’s Mystery Tourbillon),又称“中国陀飞轮”(Chinese Tourbillon)。
近年,中国大陆多间钟表厂如海鸥手表及上海手表等,成功研制出陀飞轮机芯,使得亚洲陀飞轮手表出现
很多品牌都有出高端的陀飞轮款式的腕表,提及陀飞轮,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贵!没错,像百达翡丽、江诗丹顿、宝玑等老牌知名腕表品牌推出的陀飞轮款式往往价格不菲。但我们为什么不转换下思路,去考虑下亲民价位品牌推出的陀飞轮款式呢?比如今天邹三山要聊的这款泰格豪雅的陀飞轮款式腕表。
这一刻终于来了:主流瑞士品牌正式发布最平价的陀飞轮腕表。我们在泰雅豪雅(TAG Heuer)的巨型巴塞尔展馆里急不可耐地试戴了这款时计。虽然 Carrera(卡莱拉 ))Heuer-02T 计时码表早在一年前就已发布,然而实物依然相当震撼。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它如此令人难忘。
这款腕表自消息发布之初就十分引人瞩目,因为主流瑞士品牌从未推出过如此平价的陀飞轮表款。而市场也很容易因为它极具竞争力的售价而忽视陀飞轮的实际品质。
我们一进入泰格豪雅展馆里的会议室便见到了 2016 年巴塞尔展上的最大惊喜。我们迫不及待地冲向桌上的腕表托盘,拿起卡莱拉 Heuer-02T 腕表的两个版本就开始仔细欣赏。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天哪,实物看起来太棒了!」
说正经的,我一度担心看到实物时会有点失望。我内心一直有个声音告诉我说这枚腕表一定在用材上有所妥协,以便在广告中大肆宣扬其价格优势。但现在的我已经打消了这个念头,必须承认的是,泰格豪雅的工程师神乎其技地打造出一枚看起来并不廉价的平价陀飞轮腕表。卡莱拉 Heuer-02T 体型豪迈、非常显眼。不过它的名字( TAG Heuer Carrera Heuer-02T)里「 Heuer 」出现了两回,这多少令人有些困惑。无论如何,这一作品的实物还是无比惊艳的。
也许这么说有点夸张,那么让我们来仔细看个究竟。泰格豪雅卡莱拉 Heuer-02T 的表壳设计与Heuer-01 相同。因此无论你喜欢 Heuer-01 与否, 02T 也不会改变你对这一设计风格的看法。本作在卡莱拉系列中属于现代风格,其保留了又长又直的表耳(不适合手腕偏幼的人群),而表耳之间的黑色涂层插片又令表带得以紧密衔接。
我们曾见过尺寸更小的 Heuer-01 计时腕表,所以也许泰格豪雅会推出 45 毫米直径以下的陀飞轮款式也说不定。
目前泰格豪雅卡莱拉 Heuer-02T 腕表只有一种表壳规格: 45 毫米直径。这一造型奔放而又极为现代的表壳更会在手腕上高高凸起。即便如此,得益于橡胶材质以及品牌专属表扣的巧妙运用,本作的整体重量也得到了控制,因此戴起来还算舒适。
本作品的硕大表壳为陀飞轮机构和表盘上的其他元素提供了充足的排布空间。虽然听起来可能有点奇怪,但这款腕表的协调比例却是让人(至少对我来说)倍感惊喜的一大亮点。
从品牌提供的新闻配图来看,腕表的一分钟陀飞轮框架、摆轮在硕大表盘、宽厚表圈以及修长表耳的包围下略显偏小。但实物的视觉效果却出奇和谐,给人以浑然天成的视觉感受。
回来之后我仔细分析了在现场拍到的所有照片,偶然发现了此表在图片中会显得不协调的关键原因。近距离观察表盘的话,陀飞轮的确有些显小,并且表盘的其余部分还会加重这一心理感受。但如果你以平时戴表的角度观察实物的话(如图中所示),其各个组成部分却是相得益彰,而陀飞轮和两个小表盘也能恰好呼应。
如我们之前的报道所言,这枚腕表并非「从零开始设计」。Heuer-02T的机芯其实是基于泰格豪雅自制的CH80机芯改造而来。大家还记得CH80吗?这枚机芯原来的代号叫做Caliber 1969。品牌在2014年发布的卡莱拉CH80腕表就搭载着这一机芯。
想想看,将 6 时位小表盘变成陀飞轮,这是多么精明而又幸运的事情啊。设计师几年前在 CH80 机芯上留下的小表盘设计,今时今日却成就了 Heuer-02T 腕表极富对称美感的陀飞轮布局。
虽然陀飞轮在照片里看起来比较小,但实物效果还算合适。这一点可以说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此外,本作的小型陀飞轮虽然是工程师们妥协的结果,但更小、更轻的陀飞轮却意味着更高的运作频率(和随之而来的计时精度),以及动力储存的提升。
原本的不得已之举却意外地有利于提升腕表性能:泰格豪雅卡莱拉 Heuer-02T 的运行速率为 4Hz(每小时 28,880 次),符合现代制表对精准度与可靠性的要求。而作为一枚同时搭载陀飞轮与计时功能的腕表,其在动力储存上能达到 65 小时已算不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数控车床制作表壳教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数控车床制作表壳教程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