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旋风数控网 围观 : 0次
今天给各位分享国产数控系统大突破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数控系统国产化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总的来说,大连科德通过五轴机床的技术突破,为中国机床业开辟了新的道路。只要充分利用国内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外汇资源,通过改造和国产化,国产五轴技术将迅速壮大,打破国际市场的垄断。尽管软件问题曾是制约因素,但只要理念和技术相结合,国产机床的未来将充满希望。
多功能化:集铣削、镗削、钻削、车削、铰孔、扩孔、攻螺纹等多种工序于一体的加工中心,配备自动换刀机构(刀库容量超过100把),能在同一台机床上实现多任务加工。现代数控机床采用多主轴、多面体切削技术,实现对一个零件不同部位的同时加工。
数控机床技术的发展趋势呈现出高速、精密、复合、智能和绿色的鲜明特色。近年来,这一领域的实用化和产业化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机床复合技术日臻完善。
高速化 随着汽车、国防、航空、航天等工业的高速发展以及铝合金等新材料的应用,对数控机床加工的高速化要求越来越高。高精度化 数控机床精度的要求现在已经不局限于静态的几何精度,机床的运动精度、热变形以及对振动的监测和补偿越来越获得重视。
复合化发展是另一个重要趋势,产品复杂性需求推动了多轴加工和五面、五轴联动加工的普及。新日本工机和德国DMG公司展示了这类先进的机床,实现了多面加工和联动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零件复杂度的处理能力。在数控机床的选择上,数控车床作为重要品种,以其高精度、高效率和广泛应用而备受关注。
智能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是向着更高程度的智能化、网络化、柔性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更高程度的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智能数控机床的智能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现代的智能数控机床可以通过学习和优化算法,实现自主编程、自主决策和自适应加工。
同时,数控机床的柔性化也不断提高,从单机化发展到单元柔性化和系统柔性化,如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和柔性制造线(FTL),增强了生产线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数控机床行业规模不断壮大,国产高档数控机床明显进步,国产中高档数控系统取得重大突破,这些都充分说明,中国数控机床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在数量持续增长的同时,数控机床的质量也在追赶世界的进程中不断加速。同时,作为数控机床核心技术的国产数控系统同样取得重大突破。
同时,我国的数控机床产业目前还缺少完善的技术培训、服务网络等支撑体系,市场营销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也不高。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化的发展。人才方面 由于数控系统是一种专门化程度极高的计算机应用科学,它涉及到许多经验的积累。
我国工业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很低;我国制造业装备水平普遍较低,装备数控化率约在20-33%,从绿色节能的社会要求来说,也要提高装备的自动化程度。招工难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必须破解的难题,方向就是提高装备的自动化水平,也就是数控化。
中国的数控机床在世界上还处于赶超阶段,有一些非常强大的机床,但整体上水平还一般。
我国数控车床从20世纪70年代初进入市场,至今通过各大机床厂家的不懈努力,通过采取与国外著名机床厂家的合作、合资、技术引进、样机消化吸收等措施,使得我国的机床制造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产量在金属切削机床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床消费市场,国内的数控机床保有量已达1300万。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十年我国机床役龄10年以上的占机床总量的50%以上,十年以下的自动、半自动机床甚至不到20%。
关于国产数控系统大突破和数控系统国产化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