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旋风数控网 围观 : 0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福建数控斗拱机床报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福建数控斗拱机床报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座花园,一条路,一丛花,一所房屋,一个车夫,都有诗意。尤其可爱的是晚阳淡淡的时候,礼拜堂里送出一声钟音,绿荫下走过几个张着花纸伞的女郎……”这是叶圣陶1923为烟台山所留下的描述。
烟台山位于福州市仓山区闽江南江滨,这里有着媲美鼓浪屿的老洋房建筑群。烟台山是福州历史文化中轴线上继三坊七巷、上下杭之后的又一重要历史文化风貌区。这里有老教堂、有国际领事馆、有老洋行,恍惚间甚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公园路上拥有数十栋百八十年历史的老洋楼。有的给拆了湮没在历史中,有的有幸存留着融入生活里。俄国领事官邸就是有幸存留下来的一栋。俄国领事官邸现在位于福州外国语学校的校内,是一座带有朴素东欧民居风格的建筑。
西林小筑位于仓山区公园路4号,是公园路区域保存较好的历史建筑之一,建于民国时期。里面有家咖啡馆算是文艺青年的朝圣地。隐藏在小巷中,兜兜转转经人指路方可找到。
福建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光绪三十三年(1908年)由美国基督教美以美女子布道会创办,为福建师范大学主要前身之一。中西合璧的恢弘建筑隐藏着建筑结构里的“达芬奇密码”,等着你去探寻。
1932年,许省庵先生组织修建了忠庐,位于仓山区马厂街11号,占地面积达1400多平方米。许先生从日本留学归来,曾跟随福州电力大佬刘永业、刘洪业做事。许家家族庞大,这栋大宅院便代代相传,至今仍是为数不多的私人宅邸之一。
走过一个半世纪的石厝教堂,并不如常见教堂那样豪华高大,但胜于造型特别并且有一种历史沉淀感。每到秋冬季节,教堂前的银杏树开始落叶,满地金黄让老建筑重焕光彩,吸引许多游人来这拍照。
“可园”建于民国初期,早期主人钟景竹为华侨,曾任清末至民国盐务系统官员。福州近现代许多著名文人都曾在可园居住,其中最有名的是林徽因,她唯一一次回福州就是居住在可园。
还有“清河庐”、“永安里”、“亦庐”、“爱庐”、“梦园”……就仿佛在烟台山的每一栋红砖楼里,都可以有一次太太的午后沙龙,就跟林徽因在北京时那样。
(海峡网 肖舒)
福州不少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成了热门“打卡”点。
春节期间,2019福州烟台山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新春旅游文化节正在热闹进行。
晚报君今天就带你来转转烟台山~
此次新春旅游文化节里,烟台山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为广大游客精心规划了一条游览线路,从亭下路出发,经爱国路、乐群路,最终抵达观井路罗宅。沿线可以参观到乐群楼、仓山影剧院、美国领事馆、石厝教堂等众多历史建筑,还能打卡赢取奖品。
亭下路
从闽江边的仓前路沿坡而上,
便来到亭下路风尚商业街。
修缮后的街边一排红装小洋楼,配上天蓝色的木百叶窗棂。蓝天白云,榕树冠盖,四周绿植点缀,漫步山地小巷,烟台山如诗如画。
这条街融合了中西建筑特色。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清水砖混结构建筑仓山水电设备安装公司。
这座建筑是始建于1973年的仓储建筑,是按照“适用,经济,兼顾美观”指导思想产生的近现代建筑产物。
这条街上的卓氏民居是清末建筑。原主人是旅美华侨,得益于其对建筑的妥善维护,卓氏大厝的整体结构,木雕装饰都保存完好。
洋衣房
沿亭下路往前,转角处,一座小洋楼依山而建,这就是洋衣房,始建于民国初年。“姆衣王”林氏家族曾居住于此。他曾开办福州第一家开办女性洋装的裁缝作坊,风靡一时。
爱国路
离开亭下路,继续往烟台山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深处走,不远处,沿着石阶而上,就来到爱国路。这条路上最精彩的建筑,莫过于爱国路2号。
鸦片战争以后,福州成为5个通商口岸之一,烟台山以其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优美的自然景观,成为福州的领馆区,曾有17个国家在此设立领事馆(或代办处),烟台山因此也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爱国路2号正是当初的美国驻福州领事馆。
乐群路
看完爱国路2号,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乐群路。在这里,你能更加明显地感觉到百年前中西文化在这里的融合。
乐群路23号是原法国驻福州领事馆。房屋为双结构楼房,室内有环形走廊,内装修极为考究,大致保持了法国建筑风格。
这里还讲述了一个法国人的故事。他就是保罗.克洛戴尔,法国戏剧家,诗人,于1900-1909年任法国驻福州领事,曾居住于此,并写下散文诗集《认识东方》,促进了中法文化交流,是法国近代文坛介绍中国文化第一人。
乐群路上的“网红”,常会吸引不少人来,这就是石厝教堂。
石厝教堂始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由英国圣公会募资筹建,是洋人在仓前山聚会礼拜的场所,有“国际教堂”之称。
石厝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院内还有一棵树龄300年的古银杏树,深秋时节,满树金黄的树叶,与石厝教堂交相辉映,满地黄金毯,装扮着这座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建筑,分外美丽。
推开沉淀岁月痕迹的绯红木门,这座有着160多年历史的建筑令游客们惊叹。踩在木地板上,脚下的“咯吱”声仿佛时间的回响。
说到乐群路的得名,还和一座建筑有关,那就是乐群路8号的乐群楼。
乐群楼是二层砖木结构,殖民地券廊式风格建筑,建于咸丰九年(1857年),由各国领事馆集资兴建,是福州最早的洋人俱乐部,是各国领事和商人聚会娱乐的场所。乐群路也因乐群楼的繁盛而得名。
观井路
行走在烟台山,一路感受到的是中西融合的建筑文化。来到烟台山脚下的观井路53号,这里是一座有400年历史的纯中式合院民居“罗宅”,在春节这个传统佳节里,感受这座中式建筑的传统文化,最为贴切了。
罗宅,原名“罗氏老宅”,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并于清代重建,由罗氏家族在清光绪年间购买,并世代传承,故改称罗宅。
在建筑文化上。罗宅蕴含着中式传统建筑的东方美学。罗宅正门处内设屏风墙,正门处墙体两边高而中间低,远观如“凹”字,形成财聚中央的气势,墙堵处蝙蝠图文与寿字合作装饰,寓意福寿呈祥。
观音墙起源于福建民居。罗宅运用了这种建筑元素的观音兜形式,中间高突而两边的檐角飞起,寓意子孙后代长久延续,子孙绵延。
“山水头”是墙面翘角装饰,彰显家族身份与财力;罗宅屋顶的常见雕花,以“惹草”作纹,寓意开枝散叶,家族繁荣。
斗拱作为古建筑元素一种,在罗宅同样能欣赏得到。
烟台山藏着很多记忆,现存有163处优秀历史建筑,你可以在这座山上一睹不同流派风格的中西式建筑,探寻建筑背后的悠远岁月……
烟台山足够美,一代教育大家叶圣陶1923年在烟台山这样写道,“一座花园,一条路,一丛花……都有诗意,尤其可爱的是晚阳淡淡的时候……”
这个春节,来烟台山打卡吧~
福州晚报新媒体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福建数控斗拱机床报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福建数控斗拱机床报价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