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旋风数控网 围观 : 0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数控机床产业调研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数控机床产业调研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迷彩虎军事为您回答。一个国家机床的数量和国防实力息息相关。美国在衡量中国军工水平的时候,有一个指标就是中国重型以及精密机床的现有数量和年产能力。建国时期,我们全国上下把家底抄干净了也不过是1600台皮带机床,现在我国机床总量已经达到700万台,比美国、日本的总和还要多出去320万,可见中国近年来发展的力道。
即使到了今天,西方国家还是对中国搞封锁,禁止高精度、高轴数的机床成品和技术对中国出口。机床这个设备也是耗材,低配版的用个四五年,高端的可以用上8~10年也就寿终正寝了。如果中国自身不具备先进机床的研发、制造能力,那么中国在高端装备的研发进度和产能增长就要被进口卡住,不光是武器,甚至连同民用工业品的发展都要进入缓慢增长。因为外界的限制,即便到了今天,中国高端机床的比例还是很小,数控化率不到六成。机床的轴数越多,连续加工复杂结构零件的能力就越强,但目前国内三轴以下的机床仍居大多数。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有广大而统一的全国市场。吃准了这一块,依托旺盛的国内需求,我们现代化的工业底子就能建立起来。从前受技术和资金的限制,国内消费的产品偏中低端,因为制造端根本不需要重型、精密的机床就能满足大规模经济生产的需求。以往高端精密机床的生产由国外把持,数控机床几乎就是西门子和发那科(FANCU)的天下,我国航天、汽车工业所用的先进数控机床七成以上要从国外进口。但是随着市场的成长,对于高端产品的需求成了气候,也就激发出上游机床生产的需要了。如今国内的机床生产商也能够杀入这片市场分得一杯羹。技术、材料、人员的瓶颈突破后,可以预期的就是紧接着通过规模化生产把产品打到白菜价格,用成本优势把进口产品从国内市场上挤出去,同时在国际市场上攻城略地。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只说自己亲身经历的一点。
去一个学机械的哥们那里去玩。这小子是某著名重工的工程师,入行也有10多年了。
他跟我说了三点:
第一,民间重工貌似很牛,但机床有百分之七八十是进口。
某重工确实可以生产世界一流的机械产品,但机床都是进口。
少量非进口的,主要用于非精加工。
开始他们也是支持国货,用中国自产的机床,但直接下场就是加工质量差,导致产品在国内外没有竞争力。
做生意都是要赚钱,这种情况下,谁还会用国内的机床,只能花钱进口。
即便是自产的部分机床,核心零件也是进口,不然性能也无法保证。
哥们说,这方面落后德国30年,落后日本20年,这是他的看法。
第二,进口的机床也是别人的老技术
最先进的机床,第一是欧盟和日本都有政策,一般不会直接对中国出口,必须通过第三方中转,非常麻烦。
二来,最先进机床价格太高,也承受不起。
所以,我们使用的机床,尤其是德国和日本货,大体是人家已经过时的技术。即便如此,一台机床往往都要上千万甚至几千万。
目前,德国和日本等国,开始逐步脱离距离的机床生产,而改为提供技术和解决方案。
简单来说,可以生产机床或者说山寨机床并不难,难的是掌握原理后自行研究。
落后的机床不值钱,等你山寨成功并且能够制造了,外国先进机床又出现了。你生产的这些机床,立即一文不值,也就比钢铁贵一些。
洋人这方面技术上领先很多年,尤其是在民用领域,这是客观的事实。
第三,军用方面,相对差距小一些
并不是说军用方面有多先进,而是国家不惜血本的投入。
相比民用公司,要考虑性价比,军方投入巨大财力物力,使得军用机床的差距较小,但也仅仅是较小而已。
虽然发动机决定的因素很多,但加工技术也是其中重要的缓解。
我国发动机问题搞了几十年,就是解决不了。自产的发动机甚至包括柴油机,问题很多,其中之一还是加工问题。
中国制造业大国,拥有最多的数控机床,但与顶尖制造有差距。数控机床已经能有5轴加工能力。但大多是经济型数控机床。就机械结构本体落后于韩国和台湾。更落后于意大利日本德国瑞士。再说数控系统,目前还是日本fanuc第一,德国西门子第二,日本三菱第三。其它台湾包括韩国中国数控系统无法与之比拟。还有fanuc有的系统不卖中国。还说加工软件(这是真正高利润),几乎都是欧美公司的,中国机床5轴以上加工必须配置这种软件。这是现实,不要被媒体所谓制造业第一国家所蒙蔽。包括所谓机器人,关键零部件被日本欧洲垄断,虽然国家扶助几家减速机公司,但目前对垄断企业没有威胁。所以中国最好的机器人公司没有一家不亏损,靠芜湖市。南京市补贴。机器人用编程软件一样被欧美垄断,这也是利润最高的部分。需要大家正视现实。不要鄙视日本。
我从事机械工程行业。目前国内的高端机器基本依赖进口。国产机床的缺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功能上的,如自动化,智能化方面;另外一个稳定性,很多国产机床刚开始精度还可以,但是使用一段时间后,精度下降特别,造成产品质量差,如果是普通零件还好,但是对于精密零件这是致命的。
国外的高端机床进口,对国内还有一定限制。比如新型高端机床不卖。
另外就是不卖高端机床给国内的军工企业,虽然可以以民营企业的名义去买,但是国外机床上加有全球定位的芯片,甚至留有数据回传的后门。定位芯片会暴露军工企业的位置,而加工零件数据会暴露武器生产数量和进度。这相当于把老底暴露给人家了。
目前,国产机床和进口机床比,是有差距,但也不至于差距那么大。逐一分析一下:
1、铸件方面,国内用的HT和米汉纳比,当然有差距了。
2、电气方面,西门子什么的可以随便采购来用,这没什么。
3、机械方面,伺服电机、联轴器、丝杠、轴承和线规什么的,包括光栅尺也都可以买来用。
4、数控系统,也可以买最先进的,国内的确实不行,稳定性差。
可能大家会提,你都买国外的,还算国产机床吗?
只要是国内企业组装出来的就算国产机床,至于功能部件什么的,没必要强求一定要国产化。每个领域都有各自的领军品牌,拿来用,能用好即可。
所以国内主机厂的高端机床,即外购件都是国际一流品牌,如果严格来说,和国外的差距也就是铸件和装配这两块了。
其实中国高精度机床都是进口的,首选画图,经过人家审核之后,机床才能启动加工,小日本五轴联动机床就对中国限制出口,这就是日本对中国人态度,而中国人却不知廉耻去小日本认爹归祖,贱卖高科技原材料稀土给日本鬼子。
2月9日,日本著名手表品牌西城铁公布调查报告显示,其旗下子公司“西铁城电子”在长达4年多的时间里,持续篡改产品测试数据和零部件产地,很多关键数据遭到篡改,如实测产品寿命为1000小时,人为篡改为6000小时。此公告一出,让人不禁惊讶:日本企业这是用生命在“造假”啊。
最近一年多以来,日本很多企业陷入了造假的丑闻中,最开始是神户制钢篡改材料数据,然后是三菱篡改产品数据,紧接着化工巨头东丽被迫承认在轮胎的检测数据上造假,而东芝随后也陷入了财务造假的漩涡。
这一系列事件让人们对素以工匠精神和质量至上而著称的日本制造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日本制造还行不行啊?
无独有偶,在日本制造一路下行的同时,亚洲另外一个制造强国——韩国的近况也不容乐观,前不久,韩国公布了一组数据:韩国2017年四季度出口量环比下降5.4%,创1985年以来最大跌幅,其中造船业出口丢掉了戴了很多年的“皇冠”,要知道,韩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三大支柱就是半导体、汽车和造船,其经济的兴衰完全取决于这三大支柱产业。而如今,这三大支柱产业的境况都大不如前,汽车产业陷入了“因质量问题而大规模召回”和“员工持续不断的罢工”的内忧外患中;造船产业近几年订单数量锐减,最大航运企业韩进海运破产,大宇造船、三星重工和现代重工三大船厂大量裁员;半导体,韩国半导体产业很牛逼,但存在严重的“偏科”,偏向于存储芯片,而这种偏科将极大限制了其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只能充当普通供应商的角色。
在日本企业的焦虑和韩国企业的恐慌的背后,是中国制造的崛起。对了,韩国造船业丢掉的皇冠,如今戴在了中国制造的头上。
2015年,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在国家的层面统一部署,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大工程,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在短短几年间,中国制造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新一代通信网络、智能高速列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智能电网、高档数控机床、核电装备、高端诊疗设备等一批创新和产业化专项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不断在全世界刷新“中国制造”的名头。
中国正在构建以自我为核心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未来,日韩企业首要考虑的是,如何融入到中国制造的生产链中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数控机床产业调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数控机床产业调研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